笔趣阁

笔趣阁>上善若水,寻安 > 第275章 关东煮(第1页)

第275章 关东煮(第1页)

正月二十八,春寒料峭中飘着细雨。药膳馆的屋檐下水珠成串,厨房里大锅白雾氤氲。郑淮安推着木车从市集归来,车上载着各色食材:白萝卜水灵,竹轮金黄,鱼丸透亮,海带墨绿。"关东煮要食材杂,方显滋味。"老人将食材分列青石案上,五色纷呈如画卷。

小林提着陶罐进来,罐中盛着新熬的昆布柴鱼高汤,汤色清亮,泛着琥珀光泽。"北海道昆布,鹿儿岛柴鱼。"她将汤倒入紫砂锅中,鲜香顿时盈室。我取过木勺轻舀,汤味醇厚,带着海洋的深邃。

"萝卜要雕花。"郑淮安执雕花刀,手法如篆刻。刀尖在萝卜表面游走,刻出六道浅槽。"花刀入味,形更美。"萝卜在老人手中渐渐成玉兰状,纹理清晰。小林学着下刀,却总是刻歪。"腕要悬,力要匀。"我示范,"顺纹走刀,花自现。"

煮制最是关键。大锅注满高汤,文火慢沸。郑淮安将难入味的萝卜、鸡蛋先下锅:"汤微沸,料渐入,味才融。"食材在汤中轻轻翻滚,渐渐吸饱汤汁。老人执勺撇沫:"汤要清,沫要净,色方透。"

食材入锅讲究次序。萝卜煮两刻钟后,下入竹轮、鱼饼;再一刻钟,放入魔芋、油豆腐;最后放入白菜、竹笋。郑淮安盯着火候:"老韧者先,娇嫩者后,火候各得其所。"小林记着时辰:"像给食材排座次。"

汤底需要耐心。昆布柴鱼汤底熬足六个时辰,郑淮安不时添入新料:"汤越熬越醇,如老友相交。"汤色渐渐金黄,鲜味层层叠加。老人舀起一勺:"挂勺成线,方是时候。"

蘸料讲究搭配。味淋、酱油、米醋按比例调和,加入萝卜泥、辣椒粉。郑淮安执筷轻搅:"咸中带甜,酸中透辣,五味调和。"蘸料渐成赭色,香气复合。小林试味:"舌尖像在跳舞。"

品尝时分,萝卜透明如琥珀,鱼丸弹牙如珠,汤清味醇。郑淮安用竹签插起一块萝卜,吹了吹气:"火候差一分则硬,多一分则散。"萝卜入口即化,汤汁四溢。

小林小心咬开鱼丸,眼睛倏地亮起:"鲜得像是咬破了海浪!"她将各色食材在蘸料中滚过,送入口中,滋味层层绽放。三人就着热汤,在春雨声中慢慢品味。

窗外雨声渐密,厨房里温暖如春。郑淮安说起年轻时在札幌吃的路边摊,小林讲述家乡的麻辣烫,我则想起师父教的"慢煮出真味"。

炊具洗净时,夜雨未歇。小林擦拭着砂锅,忽然问道:"程教授,为什么非要文火慢煮?"我指着未尽的高汤:"猛火攻味,文火养味,慢工出细活。"她若有所思地记下。

郑淮安在收拾食材时轻叹:"现在的昆布都不够厚了,得空我去北海道寻些老的。"他翻出个陶罐,取出陈年柴鱼干:"这是三年前的存货,鲜味还足。"

雨声潺潺,我们在厨房继续熬着汤底。剩汤煮面,剩料烩饭,连汤渣都被郑淮安说要肥田。药膳馆的灯光在雨夜中晕开温暖的光圈,将这场关东煮的滋味久久留在唇齿之间。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重生学霸致富记  奥特:阿瑞斯星的遗孤  出狱即离婚,高冷未婚妻上门领证  硬人老先生称霸黑暗异世界  世子无双,这纨绔不当也罢!  计天下  神女爱世人,也爱魔神  我在宗门开股票交易所  雪夜十二城  玄门天师在都市  修仙半路学异能  寄生家园  四合院:娄小娥新荒,耕田播种  七零回京认亲后,她成了白富美  全球警报!SSS级仙尊出世!  江畔故人  姐姐别生气,我知道那是你老公  黑莲花主母重生!孽子孽女都跪下  完蛋!我穿成了万人迷对照组  斗白莲,撕渣男,傍上权臣查案忙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

好书推荐: